黎澍口述著作《幽冥问答录》

标签:书籍阴差冥判

概要

  • 本书后记中交代了本书来历,是黎澍口述和林黝襄记录,后由方子樵托付给杜之英来印刷发行
  • 作者黎澍、林黝襄其人已不可考,但提到的方子樵、刘纪文两人有资料可查
  • 据黎澍说,做判官之事始于光绪庚子年(1900),当时自己十九岁
  • 共八十一问答,介绍了开始做判官的经过,以及冥界的一些情况(饮食、法律、投胎等)
  • 本书提及的冥府与阴差之事,似乎和章太炎书信、《坪养再生人》中所说能够互相印证
  • 由于本书并未正式出版,本文对后记中提及的本书来历做了一点考证,并列出了原文与译文
Example description

本书来历

本书并未正式出版,是在网络上找到的,经人整理制作的 pdf 文件,其中后记里谈到了本书最初的来历:

甲申年初夏,我同方子樵、刘纪文、谢仙庭、孙义慈等几位先生,还有家兄惺父一起游览丹霞山, 途中没有其他人,偶尔谈起这些奇怪诡异的事情,方子樵拿出《幽冥问答录》给我们看,说这本书是林黝襄参谋长, 当年在陆军大学任特别班主任时,和黎澍教官一起,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把冥间的诸多事情记录下来;并托付他将此书印刷发行, 让世间人都知道鬼神确实存在,常常生起警醒之心,那么社会上的罪恶或许会减少一些,对于挽回世道人心,会有很大帮助。 我收下这本书,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,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,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。 这本书拜读了一遍,里头写的内容真实不虚,和我平日里听说过的有关鬼神的事件大体相同,互相印证。我认为《幽冥问答录》, 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,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,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。 -- 甲申(一九四四年)盂兰节三水杜之英 敬识

来历之考证

落款中提及 "甲申(一九四四年)盂兰节三水杜之英 敬识",首先杜之英确尤其人,也的确是三水人,1944年任国民政府的广东省银行副行长,以下摘自百度百科:

杜之英(1894~?)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教官。别字蔚侯,广东三水人。广东陆军军需学校、国立南京东南大学毕业。历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教官,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上尉股长。

1927年任军事委员会训练处第一科中校科长,总司令部经理处第二科中校科长,军事委员会经理处财政科上校科长。1929年任军政部会计司少将司长,兼南京中央军校及军需学校经理科教官。1935年任军政部会计处中将会计长。1938年3月,任广东省政府委员、会计长,兼广东省会计训练班主任。1942年因病辞职,转任广东省银行副行长。1947年任广东省银行副总经理。1948年1月去职,寓居香港。著有《军队会计制度》等。

黎澍、林黝襄二人资料甚少,关于刘纪文有不少记载,曾任广州国民政府第十三任市长,以下摘自维基百科:

刘纪文(1890年10月19日—1957年4月12日),原名兆铭,字自然,别字纪文,并以别字行。祖籍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横沥镇下车岗村,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( 今天改隶佛山市顺德区 ),中国民主革命家,中华民国政治人物。曾任南京特别市首任市长,广州国民政府第十三任市长。

1937年(民国26年)2月,刘纪文任国民政府审计部政务次长。抗日战争期间,1938年,日军占领广州,刘纪文来到重庆,此后历任陪都建设计画委员、特种考试典试委员长。在重庆,刘纪文慰劳抗日将士, 通过广播电台向日本占领区进行宣传。1940年2月,刘纪文参加了重庆各界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,赴桂林、韶关、衡阳、耒阳等地劳军。1944年元旦,在国民政府授勋仪式上,刘纪文获授二等景星勋章。 1945年(民国34年)5月,刘纪文继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。战后的1946年,刘纪文任审计部政务次长。1947年11月,当选广州市的行宪国民大会代表。 1949年(民国38年),刘纪文流亡日本,后来转赴台湾,任总统府国策顾问。1954年(民国43年)7月,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。

方子樵亦有记载,原名为方觉慧,以下摘自维基百科:

方觉慧(1886年—1958年)原名方士楷、方学惠,字子樵,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方上湾人。中国民主革命家,中华民国政治人物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方觉慧一度请缨参加抗战,为蒋介石所忌。1937年,改派为华北党务特派员。1940年,方觉慧出任中央党政委员会党务组组长。1941年,任中央党政考核委员会陕豫区考核团长。 1944年,任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。1946年,调任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主任委员,随即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。

丹霞山位于广东韶关,而这几人在 1944 年前后确实在广东省活动,且都在国民政府任职,并没有和后记所述内容有矛盾,但这不意味着本书的内容就是真实的。本书出自网络,并无正式的出版信息,后面列出白话解读与原文,烦请读者自行判断。

资料与引用

白话注解

问:先生早年曾经作过阴间的判官,是不是?

答:是的。世间的人听到这些事都很好奇,可是在我看来,都是些平常的事情,没什么好奇怪的。

问: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?

答:是光绪庚子(一九○○)年间发生的事,当时我十九岁。

问:您所担任的是什么职务,属谁管辖,有几个职员?

答:属东岳大帝管辖,可是我一直都没见到东岳大帝,仅仅在判案后将结果上报而已。我当时担任分庭庭长,另有陪审员四人,其他办事的小鬼很多,不计其数。

问:您担任阴间判官多长时间,每天都去吗?管辖哪些地方?

答:前后四五年,每天都去,管辖华北五省。

问:阴间为什么请您做判官?

答:我也曾经托同事问其原因,据说:我几世前曾经作过阴间的判官,宿世的因缘所牵引,所以这世又作了阴间的判官。

问:阴曹地府有法律吗?先生没有学习过阴间的法律怎么能判断无误呢?

答:好像没有看到有什么规定、法律,只是根据案情进行判决,自能掌握案件的关键处,根本不需要经过考虑。

问:您所管的是哪些案件?

答:我管的是人死后十个月以内的善恶案件,超过这个时间的就属于其他人管了。

问:曾经见过阎罗王吗?

答:没有见过。

问:人的善恶,鬼神怎么能全都清楚,并且完整纪录呢?

答:鬼神能看见人见不到的东西,听见人听不到的声音,人的种种思想行为,鬼神全都能一目了然,毫无遗漏的记录下来。另外鬼神能透过看人头顶上红黄白黑等光,而知道这个人行为思想的善恶。

问:犯罪的鬼也有狡辩的吗?

答:非常多,犯罪的鬼对他所犯的罪也一定极力狡辩,等到出示确凿的证据,才低头认罪。我曾经审判一个鬼,作恶多端,这个人生前表面修善,暗地里造恶,对他所犯的罪,极力否认。我看他罪案堆积如山,证据确凿,想立即判刑,没想到这个鬼忽然口诵《金刚经》,左右陪审者看到他头顶上出现红光,急忙请我停止审判。我怀疑左右收受贿赂徇私,仍然准备判刑,可是那个鬼不断的诵经,左右极力请我肃立。我说:「我身为判官,怎么能向罪犯肃立?」左右说:「不是这个意思。这个鬼头顶上现出佛光,审讯他就是亵渎不敬,不如停审。」我当时见他们垂手肃立,看起来非常恭敬,因此问他们:「此案如何办理?他们说:「不如判他投生人胎几次,使他不能忆念《金刚经》的时候,再判他罪。」我说:「让他投生人胎,那岂不是便宜他了?并且投胎几次,那么受苦报就要在几百年以后,岂不就延后了他的受报?」左右说:「让他投生为刚出生就死了的胎儿,几年就有几世了,因为他造业有造业的果报,诵经有诵经的功德,二者都不能随便消除,将来分别受报,不会有丝毫差错。」我于是同意了。

问:人死以后,他的神志是迷迷糊糊彷佛在梦中,还是清醒如平时?

答:像平时一样清醒。

问:您每天什么时间到阴间去,审案要多长时间?

答:最初在每天晚上,后来白天也能到阴间去,但必须在下午,来去全部是坐轿子,走的很快。审案时间每次几小时,然而遇到复杂的案件,有时要用几天时间,但是这类案件很少。

问:到阴间时您的身体是不是像睡眠一样?

答:去阴间时,身体躺卧在床上,像熟睡一样,不吃不喝,也不觉得饥渴。有时神识正在阴间的时候,有亲朋好友忽然来了,又不便告诉他们我在阴间审案,于是闭着眼睛与他们说话,像没睡好一样,客人如果问什么事,也可以回答,但是不能向客人发问,也不记得与客人讲了哪些话。

问:由阴间回到人世间,是不是感到精神疲倦?

答:精神稍微有些疲倦,像没有睡好一样。

问:阴间也也喝水吃饭这些事吗?

答:有。但不许我喝水吃饭。

问:阴间官服什么样式?它的公文样式和办理程式是怎样的?

答:我当阴间判官时,还在清朝末年,所以阴间官服、公文样式和办理的程序方式,都和满清没有差别;但是到民国以后,恐怕又改变成遵循新的制度了。

问:阴间判官有工资吗?

答:有。但是对人毫无用处,所以我没有领取。

问:阴间刑罚有多少种类?

答:阴间刑罚种类非常多,比人世间残忍严酷百倍,以现在人看,一定会认为阴间刑罚非常残酷。然而从我所经历的来看,人类宁可在人世间受刑,切不可在阴间受刑。人世间受刑,受刑完了就结束了,阴间则受刑后还要再受刑,譬如在人世间杀害十条人命,受罪只不过死一次,阴间则必须用刑十次,刑满后再判他转生十世,全是被人杀死;至于锯解、碓磨、刀山、油锅等刑罚,全是真有的,造恶的果报,是如此的可怕。

问:阴间最重视的是哪种德行?最恨的是哪种罪业?

答:阴间最重视的德行是,男的忠诚报国,孝顺父母,女的贞洁守节,孝顺父母,这两种人虽有其他罪业,也必能减轻刑罚。阴间最恨的是邪淫、杀生两种罪业,杀生比邪淫罪恶还要重,如果因为邪淫而杀人害命,则是两罪全犯,罪加一等。古人说:「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」,实在不是假话呀。

问:阴间既然没有成文法律,那么罪轻罪重,如何衡量?

答:这要看他犯罪的动机和所产生的结果,衡量情节、依据道理来判定罪刑轻重。现在用盗窃来作比喻,如果盗窃的人是迫于生计,不是将盗窃的钱财乱用;或者被盗窃的是一个富人,盗窃数量不大,对于富人的生计并没有影响,富人对这些钱财也不是很痛惜;又或者所盗窃的是将要花在吃喝嫖赌等不正当地方的钱财,那么盗窃的罪就比较轻。万一富人被盗窃,使奴婢仆人受到责罚,以致奴仆气愤自杀;或是贫穷人买米买药的钱,因为失窃而导致饿死或病死;或被盗之人被迫与窃贼发生打斗,导致杀人害命,那么案情就非常严重,不能以寻常盗窃案来对待了。

问:阴间审判犯罪应负的刑责,有没有错误的情形?

答:不会。阴曹地府对于犯人的罪状都早有精确谨慎的调查,证据确凿,因此审判非常的公允,从来没有审判错误的事。

问:我们一天之中,一生之内,念起念灭不知道有多少,是善是恶即使自己也不能全都记得,阴间官吏记录人的功过,纤毫必录,怎么就不嫌麻烦呢?

答:人的思想,念起念灭,做过就忘了,像空中的鸟飞过的痕迹,水面的泡沫,影响不大的,那么阴曹也不予记载。如果一心专注,念念不忘,虽然没有付诸行动,也是有功过被记录的;如果由想法付诸行动,那么功过就更加明显了。

问:大修行人死后也要到阴曹地府听候审判吗?

答:阴曹地府所管辖的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人,或者平凡庸俗没有大善大恶的人,如果是大修行人的话,死后立即生佛国、生天界,不需经过阴曹地府,像这样的人地府冥册没有名字,无从审判。或者生天稍缓,还要经过阴曹的人,阴间官吏一般起座迎接,他们的魂魄越走越高,像步上云梯一样,等到靠近庭内几案时就到屋脊那么高了。像这样的人点名一到,就立即登天界,也无从拘提监禁的。

问:阴曹也有外国人吗?如果有外国人,那怎么通晓彼此的语言呢?如果没有外国人,那么外国人死后归什么地方审判呢?

答:我作阴曹判官正值庚子年,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后,中外军民死的非常多,阴曹曾看到少数的外国人到案。阴曹中也有能够通达他们语言的,也曾经受理过一个死难的提督名叫XXX,也有忠诚保卫国家慷慨捐躯的,我亲眼见到他们都直接升天界,没有经过提审。中国阴曹地府况且不止一处,那欧美各国也可推知另外有阴曹地府才合乎情理啊!

问:阴曹地府为什么经常用阳世的人作阴间差役呢?

答:因为富贵的人,他们家宅常有众多神灵守护,他们身边供差遣的侍者又多是年轻力壮,阳气旺盛,因此鬼使不能靠近他们的病床。比如部队将领病死军营之中,他的四周警卫森严,枪炮林立,军营中士兵,又都是少年,阳气旺盛如同蒸烤,鬼使不能够靠近,就必须用生者的魂魄作差役拘捕他,才能够到案。

问:被刀杀害和其他惨死的鬼魂,身首不全,他们的灵魂和平常病死的鬼有什么差别吗?

答:他们的灵魂身首是完整的,和普通的鬼没有差别,只是脸面让人感觉稍微模糊,并且受伤的部位带有血迹,而且容貌悲伤凄惨,像是很痛苦的模样。

问:鬼也有灭亡消失的时候吗?

答:有。我所见过年代最久的鬼,大概远至宋、元朝为止,至于唐代以前的鬼绝对没有见过。可能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,早就消失灭绝了;除非成佛,否则不能够万古长存啊!

问:人从年幼到年老容貌是逐渐变化的,鬼的容貌是否也逐年衰老呢?

答:鬼的容貌和他病死的时候一样,好像不会因为年岁渐长而衰老。

问:阴间也有白昼黑夜和日月星辰吗?

答:阴间也有白天晚上,和阳世间相同,只不过绝对看不到日月星辰,阴间的情形和四川的大雾和华北的沙尘暴天气差不多,不像阳世这样的明亮。还有每天早上八点以后到中午十一点止,鬼畏惧阳气弥漫灼热,都躲藏到阴暗的地方,午后外出的才逐渐增多。

问:阴间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吗?

答:有的。只是夏天没有阳世间这样的热,冬天则比阳世间还要冷。

问:阴间是不是同样有饮食呢?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,阴间能够受用吗?

答:阴间也有饮食的,他们所食用的蔬菜也有很多种。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,他们也可以用来购买物品。

问:阴间也是一日三餐吗?

答:每吃一餐,可以饱很多天,并不一定要一日三餐。

问:在阴间同样也有睡眠吗?

答:也有床榻被褥之类的东西。但是并不曾见到有睡眠的情形,只是到处徘徊,闭目稍微休息一下,就等于是睡眠了,不同于阳间的人,每天必须要睡够七、八个小时。

问:阴间也有街道商店门市吗?

答:有的,只不过规模非常小,与人世间的小商店差不多。所贩卖的东西大多是饮食杂货之类,但没有像人间那样富丽堂皇的大公司和洋行。

问:阳世人们祭祀所供养的饮食,鬼神能不能够受用呢?

答:可以的。但只不过是闻一闻它的气味,不是真的把东西吃了。例如在夏天的时候,同样的两碗食物,一碗用来供鬼神,一碗没有供鬼神,已经供过鬼神的,一定比没有供过的要先腐坏,就是因为供过鬼神的那一碗的气,已经被鬼神摄走了。

问:阴间的饮食和阳世的饮食,哪个味道比较好呢?

答:阴间的饮食恐怕是比不上阳世的。

问:阴间也有家庭眷属亲友吗?

答:有的,但是不一定都是阳世原来的家庭成员,因为阴间也有婚娶和生育的事情。

问:鬼是以自己的坟墓作为居住休息的地方吗?

答:是这样的。

问:人在断气的时候,灵魂脱离肉体,这时有没有痛苦呢?

答:人在死的时候,大多都有疾病,灵魂离开身体,就像是开门出了房子外面一样,本来没有什么困难,回想以前在病床上的痛苦,反而现在感觉得到解脱。有的人因为牵挂自己的妻子儿女,或者是留恋自己生前的财产,心中执着不舍,气息残存不断绝,灵魂因此不容易脱离身体,这个时候是最痛苦的了。如果一个人在生时,养成对世间一切看得淡泊,对于妻子儿女、钱财名利,没有贪恋的心念,这样的人,他的灵魂离开身体,就像是脱衣服一样轻松,丝毫不用费力。

问:僧、道诵经礼忏,超度幽冥亡灵,对于亡人究竟有没有利益呢?

答:僧、道诵经礼忏,对于亡人有没有利益,断然不能一概而论。打个比方说,这个人生前是个大善之人,死后立刻上生天界,他自然就不需要这种功德的协助了;如果这个人生前是个大恶之人,死后立刻堕入地狱,就不容易得到这种功德的利益了;对于平庸普通的人,在生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善行,也没有什么大的恶行,能够得到诵经超度,这时候幽冥界增加了光明,亡灵的罪业就能减轻,利益非常之大。另外,诵经的人修行功夫的高低,也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如果诵经的人是一位高僧或者是孝子贤孙,诵经一卷,就能抵得上普通僧人的十倍;或者虽说是普通僧人,至诚恭敬地读诵,同样有相当大的利益;如果是没有品行的僧道,在诵经时,心不恭敬,意不专一,则所能得到的利益实在是很微小,或者说是毫无利益,但也不至于有什么过错。但诵经最好在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内,如果过了这段时间,恐怕亡人早已经流转到其他世界去了,所做的功德要经过多处转移注记,亡者不能立即得到利益。

问:鬼的数量与人的数量比较,哪边多哪边少?一般人都害怕鬼,鬼怕不怕人呢?

答:阴间鬼的数量要比人的数量多得多,来来往往、靠着墙壁的,到处都是。人在道路中央行走,而鬼大多走在道路两旁;人行走的是明处,鬼大多喜欢走暗处。人害怕鬼,鬼也害怕人。鬼要是见到人来了,也会赶紧避开。如果是一位正人君子,鬼一定是非常的尊敬;鬼所欺负玩弄的,都是那些心术不正、时运衰弱的人。所以,我们从午后到晚上,不要走道路的两边或是阴暗的地方。晚上出门办事,走路要慢一点,或者稍微发出点咳嗽声响,让他们听到后避开,要不然的话,一不小心撞上了鬼,人的身体就会突然像受寒发抖一样。这就是因为阴阳互相碰撞,自己和对方都会感觉到不舒适。

问:鬼的行走与在世的人行走有没有不同呢?

答:鬼的足部模糊不清,就像走在烟雾当中一样,行走起来速度非常快,不像人那样迟缓。

问:鬼害怕鸡鸣,这是什么原因呢?

答:阳光即将到来,鬼会感觉不安,所以不得不躲避起来;这就像我们人害怕锅炉间的热气一样。但是,有操守德行的鬼是不会害怕鸡鸣的。

问:先生您这样的宿世根基,完全不同于平常的人,不知道来世是不是能免除轮回的果报呢?

答:想要超出六道轮回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,即使是我,来生也不能够免除。我曾经托同事帮我调查,据说,我的来生应该是投生在河南的南阳一带。但是,数十年来人世间的事情已经变化了许多,也不知阴府中原来的批注有没有更改。

问:幽冥的的官吏也有投生转世的吗?

答:有的,就像现在政-府的公务员,他想另外换个比较好的工作,比普通的人当然要容易的多了。

问:鬼魂投胎,是母亲受孕的时候就已经去了,还是等到生产出世的时候才去呢?

答:两种情况都有。

问:众多的鬼魂,长久地沉沦于幽冥世界,为什么不早点求得出离呢?

答:人少鬼多,实在不够分配,并且,鬼魂所要投生的人家,要与自己有宿世因缘,这才能前去投胎,如果这个人生前交际比较广泛,所认识的人众多,这样的人投胎就比较容易了;如果是贫穷的人,老死也不离开家乡,平常与别人又很少交往,这样的人一旦沉沦鬼道,机缘难以聚合,所以就必须长时间等待,遇到有缘的人才能去投生。

问:佛儒道三教并立,信仰有很大的不同,冥界最尊重的是哪一教呢?

答:对三教都非常尊重,但是最尊重佛教。

问:学佛的人死后生西方极乐世界,学道的人死后生洞天福地,学儒教的人死后会生到什么地方呢?

答:也会生到天界,所修积的功德肯定不会消灭的。

问:先生后来为什么不再做冥官呢?

答:我因为不愿意长久担任这个职务,多次请求辞职,都没有得到允许。后来同事们教我多诵《金刚经》,我就按他们所说的,诵了两千部以上,这种现象就不再发生了。

问:先生在平常的时候也能够见到鬼吗?

答:我在做阴间判官的时候,不论神魂有没有出离身体,都能够看到鬼。民国初年之后,所见到的鬼就少了,民国十年(一九二一年)之后,就完全见不到了。

问:在第一次入阴间的时候是怎样通知您的呢?

答:一天晚上在睡梦中,看到一位穿戴着古装衣帽的人,来到我的家里拜访,说有事相求,希望能够帮忙。我就问:「有什么事情要委托我办理呢?只怕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。」那个人说:「只要您答应了,不会办不到的。」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意,只是觉得这个人非常的礼貌恭敬,态度诚恳,实在是不好意思推辞,就这样含含糊糊的答应了。这个人看起来很高兴,约定好几天之后就来迎接。从梦中醒来后,自以为是做梦罢了,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。过了四五天,梦中见到的那个人又来了,告诉我说:「前几天承蒙你答应,今天特地准备了车马,专诚诚恳的来迎接你。」我这时看到有一马车,停在门外,就跟着他一起上车。没多久,就到了个官署,下了车走进去,那个人引我到了旁边的一间房里,坐了一会儿,就请我升堂审案。提了一个罪犯进来,左右的陪审人员有条有理地说出这个人一生所做罪恶的经过,说完后请我来做出判决。我说:「我从来就不知道这里的法律条文,怎么敢随便做判决呢?」左右的人告诉我说:「先生只要诚心的推断估量,觉得怎么样判比较妥当,我们就全部按照你说的办。」我稍微思考了一下,就说:「应该这样处理。」左右的人就说:「好的」,于是就请我签署判决词,判完后把罪犯押了出去。也还是用马车送我回家。

问:先生的父母也知道这个事情吗?

答:我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保持秘密,不敢声张宣扬,后来父母看我一个人在书房里,却偶有与人谈话的声音,渐渐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。我自从做了冥判之后,经常有幽冥中的朋友往来,只有我能够看得到听得到,别人是不能的,只能听到我所说的。

问:鬼中朋友来的时候也需要用饮食来招待吗?

答:用一杯清茶来招待,已经是非常尽情了

问:幽冥间也有年节假期吗?

答:与阳世间没有什么两样,遇到阴历新年,以及清明、寒食、中元、中秋、冬至等节日,也要放假数天,但是没有星期天。

问:鬼为什么能够变幻身形?

答:所有的鬼都能够变幻,但必须要经过冥司许可。

问:你曾经审判过什么样的重要案件?

答:一切的案件都是很平常的,绝对没有在情理之外的,并且罪状都是很明显的,证据也非常充分确实,从来没有复杂难以判明的情形。

问:你曾经到各处游历过吗?

答:没有。

问:牛头马面是不是真的有呢?

答:都是假面具,那是用来恐吓那些凶恶的鬼魂;如果是良善的鬼魂,就不现这个恶相。

问:鸟兽的鬼魂到了阴府还做鸟兽的形状吗?

答:这是属于另一部分管辖了,我实在是不知道。

问:阴间也有念佛修行的吗?念佛和读诵经典既然有这么殊胜的功德,为什么阴间的鬼不赶快念佛诵经以求超升呢?若有鬼不知道怎么念佛诵经,为什么它不去仿效人间的念诵方式呢?

答:一到阴间做鬼,神智就被自己的业力障碍住了,当然就不知道要念佛和读诵经典;即使我们念佛诵经,它们也看不到、听不见(看雪客注:这个观点值得商酌,可能有臆测的成分。因为,很多事实说明,我们念佛诵经他们能看到、听到)。因此我们修行一定要趁自己未断气之前,死后再要修行就难了。

问:鬼既然能看到我们的世界,能听到我们说话,为什么唯独对于我们念佛修行反而看不见、听不到呢?

答:这是它们自己的业力所导致。您看世间的人,有的是一向就不信佛,有的是饥寒交迫无暇修行,像这样的人对于我们念佛修行,也是如同看不见、听不到一样;即使偶然间看见了、听到了,却因为五欲六尘的牵绊纠缠,或者生不起信心,或者学佛的志向不坚定,最终还是不肯修行、不肯念佛,这和鬼看不见、听不到人念佛修行又有什么两样呢?

问:鬼说话的声音和人有什么区别?

答:鬼说话的声音尖锐而且短促。

问:从鬼的眼睛看,是人鬼杂居;从人的眼睛看,只看到人间、看不到阴间的情况。那么究竟人和鬼之间的疆界是怎么区分的?

答:似乎有界线,又好像没有,这种情况实在是难以用言语说清楚。

问:活人的魂和死去的鬼,他们的形状和颜色有没有差别?

答:从来没有留意过,当然有点差别。

问:做鬼有什么感受呢?

答:感觉非常苦,因此它们言谈中所流露的,多是悲惨、哀戚。

问:鬼要去投胎的时候,阴间的管理机构有没有教诲,要它们转恶向善?

答:没有,唯独投胎做禽兽时,是不让鬼知情的,一定是幻化出人间男女或者房宇楼阁等景象,让它们乐于入畜生身。

问:天上万里无云,日月普照世间,为什么不能照到阴间?是否是因为有东西挡住了?如果像您说的,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时空,为什么人和鬼又可以一起行走呢?

答:因为总是有云雾遮蔽着,所以看不到青天白日,但鬼可以到达阳间比较阴暗的地方,特别是在晚上,因此人和鬼又可以一起行走。

问:阴间的管理机构是用哪里的历法?那儿的公文也写有年月日吗?

答:在满清的时候就用满清的历法,公文上所写的年月日和人世间相同。

问:人既然是由鬼投胎转世来的,那么,阴间婚姻所生的新生儿又是什么来投胎的呢?

答:这是人死了以后的剩余之气所投而成。

问:阴间婚姻所生的孩儿,将来能不能投胎转世呢?

答:不能。

问:阴间同样也有风雨霜雪吗?

答:我不曾见过,但是,遇到阳世间风雨霜雪的日子,阴间的鬼也都苦于寒冷,而显出身体蜷缩、心神不安的状态。

问:鬼是否也有应酬以及喜庆吊丧的礼节吗?

答:和阳世间没有两样。

问:烧香燃烛有什么用处呢?

答:燃烛是为了取得光明,烧香则是为了招集思念的亲眷鬼魂,让他们到来。

问:爆竹有什么用处呢?

答:鬼害怕爆竹,是不适宜用的。

问:念佛经有很大的功德,念儒书有没有功德呢?

答:同样有功德。

问:佛教的护法神是韦陀菩萨,道教的护法神是王灵官,儒教是否有护法神呢?

答:这个事情我不知道,因为儒家不以神道设教,所以没有必要设立护法神。但是,儒家的经典书籍还是受到鬼神的呵护,这是无庸置疑的。

问:阴间主管所得到的薪金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不是也有钱粮税捐之类项目的收入呢?

答:我曾经向同事们询问过这些问题,他们都嘱咐我不要问,所以不知。

问:人头顶上的光色,什么是善色、什么是恶色呢?

答:人头顶上的光色为红色、白色、黄色,这样的人是心行善良的人;如果是黑色的光,那就是品行恶劣的人。

问:鬼是由人变成的,人又是由鬼投胎而来的,到底世间是先有人还是先有鬼呢?

答:这应该分两方面来说。远古以前,天地混沌初开,淳朴之风还未散失,那时候自然是先有人而后才有鬼;如果就后来的时代说,就是先有鬼,后来才有人了。

问:鬼是不是也能回忆起自己生前妻子儿女呢?

答:是的,鬼也是非常思念自己生前的妻子儿女,只是时间久了就渐渐淡忘了。

原文

一问:先生昔年曾作冥判,然否?

答:然。世人闻之,皆以为怪,然自余视之,事属平常,无足怪者。

二问:此系何时之事?

答:系光绪庚子(一九○○)年间事,时余年十九。

三问:所任系何种职务,属何部下,职员若干?

答:属东岳部下,然余始终未见东岳,仅於执行後将公事呈报而已。余时任分庭庭长,另有陪审员四人,奉事鬼卒,不计其数。

四问:任冥判几年,每日皆往否,辖何疆界?

答:前後四五年,每日皆往,所辖为华北五省。

五问:冥司何故以先生为判官?

答:余亦曾托同事调查其故,据云:余数世前曾为冥判,夙因所牵,故复为耳。

六问:冥司有规定法律否?先生未习其律何能判断无差?

答:似未见有规定法律,但提案判决,自中肯綮,初不费思考也。

七问:先生所司属何类事件?

答:余所司为人死後十个月以内之善恶事件,逾期则另有主者。

八问:曾见阎罗否?

答:始终未见。

九问:人之善恶,鬼神何以能悉知悉见,记录无遗?

答:鬼神能视於无形,听於无声,人世间种种思想行为,鬼神自能悉知悉见,记录无遗。又鬼神能视人头上红黄白黑等光,而知其行为思想之善恶。

十问:罪鬼亦有狡辩者否?

答:极多,罪鬼对其罪恶亦必极力狡辩,及示以确实证据,始俯首无词。曾审一鬼,作恶多端,盖其人生前外修伪善,造阴恶,对其所犯,极力否认。余观其罪如山积,证据确凿,亟欲加刑,不意其鬼忽诵《金刚经》,左右陪审者见其顶现红光,急请停审。余疑其受贿徇情,仍欲加刑,乃鬼诵经不已,左右亟请余肃立。余曰:「余为庭长,何以向罪犯肃立?」左右曰:「非也。此鬼顶上佛光已现,审之则有亵渎,不如停审。」余时见彼等垂手立,状极庄敬,因问曰:「此案如何办理?」曰:「莫如判其投人胎数次,使其不能忆念《金刚经》时,再治以罪可也。」余曰:「使投人胎,岂非便宜於彼;且投胎数次,则受报当在数百年後,岂不迟误?」左右曰:「使其投暂生即死胎,数岁即已数世矣,盖彼造业有造业之果报,诵经亦有诵经之功德,二者皆不可没,他日分别受报,两无差忒也。」余遂允之。

十一问:人死以後,其神志是否惝恍如梦中,抑清醒如平时?

答:清醒如生时。

十二问:入冥在每日何时,审案时间多少?

答:最初在每日晚间,其後日间亦能往,但须在下午,来去皆乘肩舆,行走甚疾。审案时间,每次数小时,然遇复杂案件,亦有延长至数日者,但此类案件极少耳。

十三问:入冥时身体是否现睡眠状态?

答:入冥时,身卧床上,状似熟眠,不饮不食,亦不饥渴。或时当入冥,而亲朋忽至,又不便以此事告之,则瞑目对答,状似失眠,客如有问,亦可随答,但不能出语发问,亦不记忆与客作何语耳。

十四问:由冥回阳,精神亦觉疲倦否?

答:精神微倦,状似失眠。

十五问:冥间亦有饮食否?

答:有。但不许饮食。

十六问:冥官服装如何?其公文程式又如何?

答:余为冥判时,尚在逊清年间,故其服装及公文程式,均与满清无异;但至民国以後,恐又已改从新制矣。

十七问:冥官亦有俸禄否?

答:有。但对人毫无用处,故未领取耳。

十八问:冥刑分多少种类?

答:冥刑种类甚多,较之阳世惨酷百倍,若自今人视之,必以为惨酷之刑矣。然就余经历,人类宁在人世受刑,切不可在冥司受刑也。阳世受刑,刑毕即止,阴司则刑後又须再刑,譬在阳世杀害十命,罪止一死,阴司则必用刑十次,刑毕再判其转生十世,皆被人杀毙;至於锯解、碓磨、刀山、油锅等刑,皆系实有,孽报可畏,有如此者。

十九问:冥司所最重者,为何种之德行?所最恶者,为何种之罪业?

答:冥司所最重者,男为忠孝,女为节孝,此二种人虽有罪业,亦必为之减轻,所最恶者为淫杀二业,杀业又较淫业尤重,至若因淫而杀害人命者,则二罪俱发,罪加一等。古人云:「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」,诚非虚语也。

二十问:冥司既无成文法律,则罪轻罪重,如何衡量?

答:此视其犯罪之动机与所生之结果,衡情酌理,以定轻重。今姑以窃盗为喻,如窃者本迫於生计,非有妄用;或被窃者系一富人,数又不大,於富人生计,并无影响,富人视之,亦不甚惜;又或所窃者系将携往嫖赌烟酒不正当用途之钱,则其罪尚轻。万一富人被窃,使婢仆受责,以致气愤自杀者;或贫人买米买药之钱,因失窃而致饿毙或病之者;或被迫还挺身回斗以致杀人命者,则案情甚重,又不可以寻常窃案视之矣。

二一问:冥司判罪亦间有错误否?

答:否!冥司对於犯人罪状皆早有精密调查及确实证据,故审判极为公允,从无错误之事。

二二问:吾人一日之间,一生之内,念起念灭,不知多少,为善为恶,即自己亦不能尽记,冥司记人功过,琐细必录,又何其不惮烦如此?

答:人之思想,如念起念灭,旋作旋忘,如空中鸟迹,水面浮沤,所关系者至微,则冥司亦不予记载。如一心专注,念念不离,则虽未见之行为,亦有功罪可录;若由想成行,则功罪愈显矣。

二三问:大修行人,死後亦须到冥司听判否?

答:冥司所管者皆业中人,或庸碌无大善恶者;若大修行人,死後立登天界,不由冥府经过,若是者冥册无名,无可审判也。其或昇天稍缓,尚须由冥府经过者,冥官或避位迎之,其魄渐行渐高,如步云梯,及近庭案,则高齐屋脊矣。若是者点名一到,随登天界,亦无可拘系也。

二四问:冥司亦有洋人否?若有洋人,则彼此言语如何会通?若无洋人,则洋人死後,归何处审判?

答:余为冥判适值庚子岁,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後,中外军民,死者甚多,冥中曾见少数洋人到案。然冥中亦有自能通其语言,又尝受理一死难提督名×××者,亦有忠诚卫国慷慨捐躯者,余亲见彼等均直升天界,未尝提审。且中国冥府已非一处,则欧美各国亦知另有冥府,方合情理也。

二五问:冥府何以常用阳人为冥差?

答:因富贵中人,其第宅常有众神守护,其左右给使之人,又多年轻力壮,阳气旺盛,故鬼役不能近其病榻;譬之武将病殁营中,其四周警卫森严,枪炮林立,营内兵士,又皆少年,阳气蒸灼,鬼役无法近前,故必用生魂摄之,方可到案也。

二六问:刀杀及其他惨死之鬼,身首不全,其灵魂与平常病殁之鬼,有分别否?

答:其灵魂具全,无异常鬼,惟面目稍觉模糊,又伤处带有血痕,且容貌惨戚,若有痛苦耳。

二七问:鬼亦有消灭之期否?

答:有。余所见故鬼,远至宋元而止,至於唐代以上之鬼,绝对未见。殆因年代过久,早归消灭矣;除非成仙成佛,不能万古长存也。

二八问:人由少至老,容貌渐变,鬼之容貌,是否亦逐年衰老?

答:鬼之容貌与其病殁之时相同,似不因岁久而变衰老。

二九问:阴间亦有昼夜及日月星辰否?

答:阴间亦有昼夜与阳世同,惟绝未见日月星辰,其情形有似四川大雾及华北黄沙天气相似,不及阳世之明朗也。又每日八时後至十一时止,鬼畏阳气之薰灼,皆避匿阴暗之处,午後渐多外出矣。

三十问:阴间亦有寒暑四时否?

答:有。惟夏日不及阳世之热,冬则较阳世尤寒。

三一问:阴间亦有饮食否?阳人所化纸钱,阴间能受用否?

答:亦有饮食,其蔬菜亦有多种。阳人所化纸钱,彼等亦可用以购物。

三二问:亦系每日三餐否?

答:每食一次,可饱多日,并非日必三餐也。

三三问:亦有睡眠否?

答:亦有床榻褥等。但未见睡眠,仅随处徙倚,瞑目稍息,即同睡眠,非如阳人每睡必七八小时也。

三四问:亦有街市商店否?

答:有。惟规模甚小,与人世小店无异;所售多饮食杂用之品,惟无伟丽堂皇如人间之大公司及洋行者。

三五问:阳世所供饮食,鬼神亦受用否?

答:然。惟闻其气而已,非真食也。如在夏日,有食品二碗,一供鬼神,一则未供,已供者必较未供者先败,盖已被鬼神摄其气也。

三六问:冥司饮食较阳世孰美?

答:恐不及阳世耳。

三七问:亦有家庭眷属否?

答:有。但不必为阳世原来之家庭,盖冥间亦有婚娶及生育也。

三八问:鬼亦就其坟墓为栖息处否?

答:然。

三九问:人初死时灵魂离体亦有痛苦否?

答:人类死时,皆有疾病,灵魂离体,如启户外出,初无困难,回视以前疾苦,反若脱然。其或顾念妻子,或留恋财产,心力所持,气息未断,则灵魂不易脱体,是时最苦。若是人天性淡泊,对於妻子财产,并无贪恋之心,则灵魂离体,直如脱衣而出,毫不费力矣。

四十问:僧道诵经,超度幽灵,於亡人究有利益否?

答:僧道诵经,於亡人有无利益,殊不可一概而论。譬如其人生前大善,死後立升天界,彼固无须此功德为也。若其人生前大恶,死後立堕地狱,彼亦不易享受此功德也。至庸常之人,生前无大善恶,得诵经超度,则幽冥增光,罪业减轻,利益殊巨;惟诵经之人,道行高低,亦有莫大关系。若诵经之人,系高僧或孝子贤孙,则诵经一卷,抵庸僧所诵十倍;或虽系庸常僧道,至诚恪诵,亦有相当利益;若无行僧道,心不专诚,则利益殊微,或且毫无利益,但亦决不至有过耳。惟诵经最好在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以内,过此以往,恐亡人业已转生他界,其功德辗转存记,死者不能即受耳。

四一问:鬼与人数,孰多孰少?人畏鬼,鬼亦畏人否?

答:阴间鬼数较人数为多,来来往往,挨篱傍壁者,到处皆是。人行中道,鬼多行道路两旁;人行明处,鬼多行暗处。然人畏鬼,鬼亦畏人,鬼见人来,亦必趋避之。正人君子,鬼必敬之,其所侮弄者,皆心术不正,时运衰微之人耳。吾人自午後至晚间,行路勿走两旁及阴影处;晚间出门,宜缓步,或稍作咳声,令其趋避;不然,出其不意,鬼被冲到,人身亦作寒噤,盖阴阳相搏,彼此均觉不平也。

四二问:鬼之行走与生人有分别否?

答:鬼足部模糊,若行烟雾中;行走甚捷,不似人之迟缓。

四三问:鬼畏鸡鸣,何故?

答:阳光将至,灵魂不安,故不得不趋避耳。此与吾人畏机器火锅炉间之热气相似,然有操行之鬼,则亦不畏鸡鸣也。

四四问:先生宿根如此,迥出寻常,不知来世亦能免除轮回否?

答:超出轮回谈何容易?即余来生,亦不能免。曾托同事调查,据云:「余来世当须投生河南、南阳一带。」但数十年来,人事变迁,不知冥注有更改耳。

四五问:冥中官吏亦有投生转世者否?

答:有。譬如现任公务人员,另谋高就,自较常人为易。

四六问:鬼之投胎,系受胎时即往,抑出胎时方往?

答:二者均有。

四七问:众鬼芸芸,久沦幽趣,何不早求出离?

答:人少鬼多不敷分配,且须所投之家,与鬼原有因缘,方得前往,如其人生前交际广阔,相识者众,则投胎自易。如贫穷之人,老死不出乡里,平素与人甚少交往,则沈沦鬼趣,机缘难凑,故必须久候,遇有缘者乃往投生。

四八问:三教鼎立,信仰各殊,冥司所重为何教?

答:三教皆重,然最重佛教。

四九问:学佛者死後生极乐世界,学道者生洞天福地,儒教死後往生何处?

答:亦生天界,决不消灭。

五十问:先生後来何以不为冥判?

答:余因不愿久为,屡次乞休,皆不获允。後同事者教以多诵《金刚经》,依法行之,积满二千以上,遂不复生。

五一问:先生平日亦能见鬼否?

答:余为冥判时,不论出神与否,均能见鬼。民初以後所见渐少,民十(一九二一年)以後完全不见。

五二问:首次入冥如何通知?

答:一夕於梦中,见古衣冠人,入室造访,谓有事奉恳,幸祈帮忙。余曰:「何事相委?但恐无力耳。」其人曰:「君第惠允,无弗能者。」余不知来意何属,惟其礼貌恭敬,态度诚恳,情似难却,遂含糊允之。其人意似甚喜,相约数日後,即来迎迓,遂别。醒後自以为梦,殊不留意。遂四五日,梦中其人又至,谓余曰:「前承惠允,特备车骑,专诚奉迎。」余时见一马车,停於户外,遂偕其登车。未几至一公廨,下车入内,其人导余至一厢房,坐少顷,即请余升堂审案,提一罪犯至,左右陪审,陈述原委,请余判决。余曰:「素不知情,何敢妄判。」左右曰:「君诚心揣拟,意思如何,即全照办。」余稍细思,即曰:「如此而已。」左右曰:「诺」。即请余签署判词,提罪犯去,仍以马车送余归。

五三问:先生父母亦知情否?

答:余最初保持秘密,不敢声扬;後来父母见余独处空斋,而间有与人晤谈之声,渐知其情。盖余自为冥判後,常有冥中友人往来,惟余能睹能闻,众皆不能,惟闻余语耳。

五四问:鬼友来时,亦需招待饮食否?

答:清茶一杯,已足尽情。

五五问:冥间亦有年节假期否?

答:与阳世无异,遇阴历、新年,及清明、寒食、中元、中秋、冬至等节,亦必放假数日,但尚无星期耳。

五六问:鬼何以能幻形?

答:凡鬼皆能变幻,但须得冥司许可。

五七问:曾审何重要案件否?

答:一切案件,皆甚平常,绝无在情理之外者;且罪状昭然,证据确实,从无复杂难明之情形。

五八问:曾至各处游历否?

答:未。

五九问:牛头马面是否真有?

答:皆假面具,以怖凶魂;若良善之魂,不现此恶相也。

六十问:鸟兽之魂,仍作鸟兽形状否?

答:此另一部份所辖,余殊不知。

六一问:阴间亦有念佛修行者否?念佛诵经,既有如此功德,则阴间诸鬼,何不速念以求超升?若不知念,何不效人所念?

答:一到阴间,即为业力障蔽,自然不知念佛诵经;即吾人念佛诵经,彼亦若无所见闻。故修行当乘此一口气未断时,气断则难以为力矣。

六二问:鬼既能视於无形,听於无声,何以对於吾人念佛修行,反若不见不闻?

答:自己业力所障耳。试观世人,或本无信仰,或迫於饥寒,对吾人念佛修行,亦属见如不见,闻如不闻;即使偶然见闻,然人欲牵缠,或信心不起,或志向不坚,终於不修不念,与鬼之不见不闻何异?

六三问:鬼说话之声音与人何别?

答:其声尖锐而短促。

六四问:自鬼视之,人鬼杂居;自人视之,幽明两隔;毕竟疆界如何分野?

答:似有分界,又似无分界,此种情况,实难明言。

六五问:生人之魂与死者之鬼,其形状颜色,有无差别?

答:向未留意,当然稍有分别。

六六问:鬼亦有何种感想?

答:亦觉甚苦,故其言多惨戚。

六七问:鬼投胎时,冥司有无教诫,令其回恶向善?

答:无,惟投禽兽胎时,鬼不令知情,必幻作男女或楼阁等景象,使其乐於入彀。

六八问:青天无云,日月普照,何以不能烛及幽界?是否有物障碍?如谓阴阳异域,何以又人鬼同行?

答:常有云雾遮断,故不睹青天日月,但鬼能到阳间阴暗之地,尤其在夜间,故可人鬼同行。

六九问:冥司奉何正朔,一切公文,亦书年月日否?

答:在满清时则奉满清之正朔,公文所书月日与阳世同。

七十问:人既由鬼投胎,然冥媾新生之儿,又系何物投胎?

答:人死後之余气所投。

七一问:冥媾所生之儿,将来亦能投胎否?

答:不能。

七二问:阴间亦有风雨霜雪否?

答:未见,但遇阳世风雨霜雪时,阴间诸鬼亦苦寒冷而现瑟缩不宁之状态。

七三问:鬼亦有应酬及庆吊礼节否?

答:与阳世无异。

七四问:香烛有何用处?

答:烛取其光明,香则招之使来耳。

七五问:爆竹有何用?

答:鬼畏爆竹,似不宜用。

七六问:念佛经有大功德,念儒书亦有功德否?

答:亦有功德。

七七问:佛之护法神为韦陀,道为王灵官,儒亦有护法神否?

答:不知。儒不以神道设教,似无护法神之必要,然其经籍受鬼神呵护,亦无疑义也。

七八问:冥司俸禄何自而来,是否亦有钱粮捐税等项收入?

答:曾以此向同事询问,彼等嘱余勿问,故不知。

七九问:人头上之光以何色为善恶?

答:红白黄为善,黑为恶。

八十问:鬼由人变,人由鬼生,毕竟世间先有人,抑先有鬼?

答:此当分二方面言,远古以前,混沌初辟,淳朴未散,自先有人而後有鬼,若在後世,自先有鬼而後有人。

八一问:鬼亦忆及其阳世妻室儿女否?

答:亦甚忆念,然日久自淡。